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身边的事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大爱无疆之81个孩子一个妈

    信息发布者:陆继荣
    2017-03-10 21:12:22    来源:曲靖日报   转载

     一双勤劳的手,哺育了81个孩子。
      一颗善良的心,温暖了81个孩子。
      一生青春年华,献给了81个孩子。
      这个跟81个孩子命运紧密相连的人,是师宗县儿童福利院保育员朱彩焕。

    81个孩子一个妈


    帮孩子穿戴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 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温暖的“好妈妈”

        吃力地挪动翻转孩子的身体,拿了沾满大便的尿布,撕下一张接一张的纸擦了又擦孩子的屁股,铺上粉红的尿布,穿好干净的裤子,盖好被褥,轻轻地拍了拍,“娃娃,好好睡吧。”

        2月24日,在师宗儿童福利院里,一个保育员干净利落地照料一个撒屎尿孩子的画面扑面而来。这个保育员就是朱彩焕,这个孩子已有24岁,身患多重残疾,时常大小便失禁,床上、被褥上免不了一滩一滩的屎尿,朱彩焕已整整擦洗了16年,而这样的照料并不止这一个孩子。

        35岁的朱彩焕话不多,却见心见肝。她说,她常常觉得这辈子就是为了照顾这些可怜的孩子来到这世上的。

        1999年,16岁的朱彩焕离开初中校园,告别师宗大同自己的家,来到师宗县丹凤敬老院照顾一名弃婴,这是她照顾的第一个孩子。18岁时,她和这个孩子进了师宗县儿童福利院。就这样,她在福利院一待就是十多年,甚至一辈子……

        朱彩焕至今还记得,刚来福利院时,要照顾10个娃娃,孩子多时有20多个。这些娃娃多数患有脑瘫、癫痫等多重病症。每天这些娃娃的吃喝拉撒、饮食起居全都要她一人料理。刚开始,朱彩焕也嫌弃这份薪水少、又脏又累的差事,但一想到这些可怜的“天使”被父母狠心地遗弃,就想守护他们,不忍一走了之。

        18 岁的黄小梅,是一个有心脏病和癫痫病的女孩。2013年的一个冬天,她的脚起满了冻疮,朱彩焕把她送去医院,因为她有癫痫病,医院不敢收,建议转院。无奈下,朱彩焕把小梅带回去。“医院不收,我治了看。”买来药膏,一次次帮小梅把脚上的黄水挤掉,一回回帮她换药。天晴了就把她背出来和其他小伙伴一起在院子里晒太阳,天凉了就用毯子帮她捂好。经过半个月的精心照料,小梅的脚能下地走路了,朱彩焕悬着的心也放下了。

        把孤残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,做孩子们的贴心妈妈,让他们重享母爱的温暖,这是朱彩焕多年来的心愿。

        有一年,派出所送来一个男弃婴,这个婴儿满头是针眼,一看就知道是得了重病。朱彩焕来不及多想,把孩子换洗干净后冲奶粉喂,他不吃,但一双小眼睛却直直地、无助地盯着人,当晚11点,婴儿永远地走了。“每当看到这些小生命离去,我心里都无比难受,想好好照顾他们,却没能留住他们,几天才能缓过神来。”

        十多年来,这种现象时常发生,有的孩子还来不及送医院检查就匆匆离去,面对随时可能被疾病传染的风险和留不住孩子生命的悲痛,朱彩焕总是把他们抱在怀里,换洗干净,让他们有尊严地离去。

        虽说“儿”多“母”苦,但这些辛劳在朱彩焕看来还不是最苦的,最苦的是心头的孤独。福利院里,能正常交流的孩子很少,和爱人又相隔甚远。每当夜幕降临,家中操劳年迈的父母、幼小的女儿……此刻就会像走马灯一样在她的脑子里转,泪水落下一行,又落下一行。于是她边和孩子们看电视,边讲讲电视情节、人生道理,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的同时,也让自己的内心被点燃,因为明天还要好好照顾他们。

        朱家的“傻姑娘”

        福利院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,而这个被温暖包裹的家庭凝结着她家人的奉献。

        一提到家,朱彩焕总是说,“我有三个家,一个在乡下,一个在城里,一个在福利院,在福利院这个家最自在,对不起乡下和城里那两个家。”她的话,句句从心窝里淌出来。

        乡下的家是生她养她的父母的家,这个家厚载着对她的养育之恩,她本应在父母的膝前尽忠尽孝,然作为女儿,她却亏欠得很多很多……

        2002 年,她的父亲不慎跌倒摔断4根肋骨住院20天,当时妹妹还小,缺少人手照顾,焦急的母亲是多么希望自己的女儿能够帮忙照顾卧床不起的父亲。那时,黄小梅正在昆明做心脏手术,一边是父亲,一边是“女儿”,朱彩焕的心被撕扯着。最终她留下来照顾小梅。对父亲没尽到孝顺,她自责内疚,“我对不起你们,但我别无选择。”“傻姑娘啊,爹理解你,你就别多心了,好好照顾他们吧。”父亲一句体恤话让她安心了许多。

        城里的家是她和爱人赵石才及公公婆婆的幸福之家。这个家,她理应伺候老人、关爱丈夫、照顾女儿,但她同样心怀内疚。

        2005 年,朱彩焕和爱人赵石才结婚,2年后,有了个可爱的女儿乖乖。赵石才先后在曲靖收费站、红河元阳收费站上班,离家很远,工作不分节假日,不分周末,很难顾得了家,女儿也很少照顾。当时,家人曾劝她放弃这份每月仅有400元微薄收入、且看不到未来的临时工。她也曾犹豫过,甚至收拾过行李准备离开,“求求你别走,你走了,我们怎么办”,听着孩子们撕心裂肺的挽留声,看着孩子们期盼和无助的眼神,她含着眼泪留了下来。为了全身心照顾福利院的孩子,只能狠心地把当时只有6个月大的乖乖交给60多岁的公婆照管。

        如今,大女儿乖乖已10岁,小女儿有2个多月。乖巧懂事的乖乖一放学就往福利院跑,和这些哥哥姐姐、弟弟妹妹在一起开心得不得了,有时还帮妈妈的忙照看他们。

        照顾小女儿的担子又落在公婆身上。他的公公赵存富不但没有任何怨言,还反复地念叨:“既然小彩选择了要坚持做这份工作,就要用心去做,把它做好,一家人就是要互相支持理解才能和和美美,工作起来也才有劲。”

       三个家,三重情,三份爱。朱彩焕因他们而流泪,也因他们而快乐;因他们而痛苦,也因他们而幸福。这三个家哪个最重要?她说:“哪个都放不下。”放不下,是因为连得紧。三个家,家家都连着同一颗心,一颗为了给这些孩子更多温暖与爱而燃烧的心!

        幸福的“大家长”

        如果仅仅是为了一个饭碗,朱彩焕在这条路上或许早就坚持不住了。让她最终坚持下来的,她是这个家幸福的“大家长”。

        福利院里有嗷嗷待哺的婴儿、有青春叛逆的“捣蛋鬼”,有残缺病弱的身影,也有灿烂可爱的笑脸。16年间,前后有81个孤残孩子来到这里,就像一个小社会,更是一个大家庭。如今,有的已离世、有的上学、有的走向社会、有的成家立业、有的被家庭收养。现在有9个孩子在这个大家庭里,大的20多岁,小的10个月。作为一个特殊家庭的“大家长”,摸一摸孩子的头,找一下孩子的老师,打一个离院孩子的电话,听一听孩子的笑声,做一顿可口饭菜,朱彩焕是孩子们幸福和快乐的源泉,同样,她也因孩子们幸福和快乐着。

        能行动的孩子有时扫扫地,偶尔做做饭,看着干净的院子,吃着孩子们做的饭菜,她乐在心里;在外的孩子一个亲切的问候,逢年过节回来的看望,她喜在心头……

        一说起谢阳,朱彩焕脸上就洋溢着自豪、幸福。在福利院长大的他,高中毕业后自主创业,如今有了幸福的小家庭,但谢阳并没有忘记来自福利院的爱。正如他说的:“朱阿姨不是家长胜似家长,我不幸成为孤儿,但幸运的是遇到朱阿姨,也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。”

       2014 年大年三十,家人来了,远处的孩子们也回来了,一起动手做了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,大家在举杯祝贺新年快乐的时候,拄着扶椅的阿刚慢慢地来到朱彩焕面前,大声地叫了一声“妈妈”,其他几个孩子也不约而同深情地说:“妈妈,谢谢你。”此情此景,朱彩焕流泪了,这是激动的泪,这是幸福的泪。

       今年大年初六,福利院又热闹了一整天,离开福利院的七八个孩子回到家,来看望他们的“妈妈”和“兄弟姐妹”。在院子里的桃树下,朱妈妈被孩子们团团围住,一大家人吃着水果、聊着家常,欢声笑语飘散在院子里。

      “也曾想过千条路、万条路,决心还是走好这条路”,就像朱彩焕说的这样,无论这条路有多长,她要一如既往地和孩子们在一起……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